足阳明胃经在人的面部,从目下开始往下走,沿着脸的侧面到达前额,基本上把整个面部的所有部位都走过了。足阳明胃经是气血最为旺盛的经脉,是名副其实的多气多血的经脉,而往往人体气血的衰弱最容易、最早就是在这条经脉当中表现出来。换句话说,也就是最早出现衰老的情况是以胃肠道消化、吸收、代谢功能为代表的一系列的状态。所以,疏通胃经对保持我们气血旺盛、延缓衰老具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现在就由小编带大家了解下胃经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胃经养生的要点吧。
一、胃经的功能
足阳明胃经是与消化系统有密切关系的重要经脉,它从头部开始,经脖子、胸、腹、下肢以至足尖,是十二经脉中最长的,它联系的脏腑器官众多,通过化生气血、调节气机来调控整个机体的正常运行。中医讲“得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足见胃之重要。
胃经阻塞不通,则消化系统会有障碍,易出现疲劳、身体倦怠、、精神不振、缺乏元气等症状。皮肤没有光泽,显黑、黄。嘴唇容易破裂,有纵形皱纹,唇边容易溃烂。发声无力、模糊。
二、胃经主治的疾病
对于胃经所主病证,《灵枢·经脉》有这样的描述:“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意思是:如果足阳明胃经出问题,那么会让人有浑身振寒(感觉冷,立即自动起鸡皮疙瘩,自动排寒)、打呵欠、脸色黑,厌恶别人和火光,听到木器声音惕然而惊,心慌慌,关门闭户而独处。严重的则想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胸膈作响,腹胀等。
如果胃经气血不畅,人体就会出现头痛、发高热、出汗、牙齿痛、咽喉肿痛、脖子肿,或者口角歪斜,流鼻血或者流浊鼻涕等症状;在精神方面易受惊吓、狂躁。
胃经气盛,表现为身体前面发热。若胃腑气盛,则消谷善饥(平时即使吃得很多也容易饿),小便黄。
胃经气不足,则身体前面、胃腑里面都会发寒,伴随有胃胀、腹胀;时常膝盖肿痛,胸乳部腹部、大腿部、下肢的外侧及足背部和足中趾等多处出现疼痛症状,面且足中趾活动受限。
胃经功能失调会导致上述疾病,反之,也就是有上述疾病症状,可以取胃经穴位来治疗。
三、胃经穴位分布
足阳明胃经自头部的头维穴开始,到足二指的厉兑穴,一共四十五个穴位,当令时间为早上7-9点,循行方向自头走足。
常用腧穴:
(一)足三里
定位: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
应用:非常好的强壮穴,长寿穴。治疗慢性胃痛,增强免疫力,补益人体虚弱。也是一个胃肠的消气穴。
(二)犊鼻
定位:屈膝,在膝部髌骨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应用:常用于治疗膝痛,下肢麻痹,脚气。
(三)解溪
定位: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
应用:常用于治疗腹胀、便秘,头痛眩晕,下肢麻痹。
(四)天枢
定位: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
应用:大肠的募穴,常用于治疗便秘、腹胀、腹泻、消化不良、恶心。
(五)厉兑
定位:位于足趾第2趾末节外侧,趾甲角根角侧后方0.1寸。
应用:可有效缓解、治疗呕吐症状,长期按摩此穴有清胃安神、通调气血的应用。
(六)内庭
定位:在足的次趾与中趾之间,脚趾缝尽处的陷凹中。
应用:具有清胃泻火、通经理气的作用,是治疗胃火炽盛所致病证之要穴,临床以泻法为常用。
四、疏通胃经的方法
胃经不通会出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这时需要我们及时地进行疏通,方法有经络运动、刮痧、艾灸、推拿、经络拍打等。
(一)经络运动
这里推荐大家重点习练和畅八式经络运动2次(每次约15分钟),并重复第六式俯身下探加强式3遍,有助于疏通胃经并提胃经的功能状态,尤以上午7:00-9:00(辰时)练习最佳 。
(了解更多和畅八式经络运动,请关注“炎黄东方”公众号,点“听炎黄说”,再点“和畅八式”即可!)
(二)推拿
可在双腿的外侧前缘(足阳明胃经)使用推拿手法,顺经络循行方向进行适度的敲打和按摩,并配合点按循经穴位,经常这样可有效地疏通胃经。
(三)穴位艾灸
足阳明胃经艾灸的重要穴位有足三里(可治疗慢性胃痛,增强免疫力,补益人体虚弱,长期艾灸此穴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犊鼻(治疗膝痛和下肢麻痹效果较好),天枢(具有调理胃肠、消炎止泻、通利大便等功能,既通便,又可止腹泻)。
这里推荐一款新科技无烟、无火的电子智能艾灸仪,传承古法隔物灸法!
具备红外线能量波疗、热疗、药物药性、磁疗这4大功效!
用手机就可轻松操控温度与时间,随时随地多人艾灸,安全可靠。
(四)刮痧
首先找到足阳明胃经在小腿部的循行路线,这个路线在我们小腿的正面,胫骨前肌,肌肉隆起的高点,所以只需做一个简单的动作——往回勾脚的动作,使足部背曲。当我们勾脚的时候,这块肌肉明显的隆起,肌肉的高点就清晰的表现出来了。
我们用刮痧板先涂抹一些刮痧油,然后从上向下顺着刮拭。如果哪个位置有一些明显的结节,就在这个位置多做一点,而且可以根据出痧的部位来进行简单的判断,问题出在哪里,这就是通畅足阳明胃经的方法,一般一周做1-2次即可。
如果没有刮痧板,也可以自己用手从上向下依次点揉,出现明显的酸痛感。经常刺激这个部位有助于通畅足阳明胃经,缓解最早的衰老现象。
(五)经络拍打
敲打胃经,从锁骨下顺着两乳,经过股部,到双腿正面,一直敲到脚踝,敲打时可稍微用力一些。每天早上7-9点是胃经经气最旺的时候,在这个时间段沿着胃经的循行路线进行敲打或者按揉效果最佳。
胃经上重点拍打、按揉的穴位及主治有:
足三里:腹部、胃部不舒服
上下巨虚穴:腹部胀满
丰隆穴:化痰
乳房区域:乳腺增生
内庭穴: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