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经络养生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中医养生方法。《黄帝内经》有云:“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养生通过疏通阻滞的经络,使人“通则不痛”,促使人体气血顺畅运行,加快排毒,从而消除病痛、提高身体的自然抗病能力,解决困扰很多人的酸痛、疲劳、失眠、便秘、肥胖等健康问题。
经络由经脉及络脉组成,密布全身,负责运行“气”(能量)、“血”(精微营养物质)到全身各处,使身体各功能正常运作。所以中医中的“经络”不等同于西医所指的神经、血管、淋巴管等有形的通路。近些年来,科学家已通过实验证实了经络是的的确确存在的。
如前不久,以新奥集团生命科技研究院为主的研究人员就在实验中清晰地观察到了沿人体经络穴位迁移的连续荧光线,这项工作为证实中医经络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中国中医科学院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参与了协作与验证。相关论文已发表在了权威期刊——国际生理和医学界权威期刊《循证补充和替代医学》(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如果畅通无阻,则气血就可顺利地输布于全身,脏腑器官、皮肉筋骨、关节、毛发及其他组织就可获得滋养,人体阴阳交贯,内外相通,身体便不会产生病痛,疾病也不易发生;反之,如果经络阻塞不通,则气血运行受阻,导致气滞血瘀,脏腑之间的各种联系发生障碍,人体出现一系列疼痛不适、各种疾病随即而生,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保持经络畅通是中医养生保健的最高原则,从古至今,不断发展的各种治疗保健方法,如推拿、针灸、气功、太极,及刮痧、拔罐……无一不在促进经络畅通。
那么,导致经络阻塞不通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1、环境因素
生活环境中的风、寒、暑、湿等邪气侵袭人体,则会导致人体经络阻滞不通;另外,环境污染、细菌、病毒等入侵,也可使得人体内的津液滞留、气血凝滞形成毒素等阻塞经络。
2、精神内伤
造成经络不通更重要的原因是精神内伤,中医认为: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思想意识混乱可导致五脏俱伤、运化失司。
此外,现代都市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家庭不和等原因造成人内分泌失调、气机不畅,生理功能紊乱,导致经络不通。
3、身体器官问题
当人体物质、能量交汇转化的总枢纽丹田(下腹部的关元、阴交、气海石门穴)或五脏六腑出了问题,人体的物质、能量无法交汇转化,自然造成经络不通、精气不足。
4、缺乏运动
很多年轻人爱玩电脑游戏,不爱运动,懒得动弹,身体也经常保持一个姿势或经常坐姿不正确,气血循环缓慢,还有夏天贪凉喜冷,这些都是经络不通的重要原因。
5、食用过多垃圾食品
大量食用油炸腌制罐头,烧烤类食品以及汽水等垃圾食品,使垃圾食品里所含的大量人工添加剂进入人体后日积月累,形成很多体内垃圾而无法排出体外,最终堵塞人体的经络。
经络阻塞有什么表现?
肺经不通: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无华。
大肠经不通: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
胃经不通:喉咙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倦怠、膝关节酸痛、便秘;唇干舌燥、身体消瘦。
脾经不通:脘腹胀气、吸收不良、口淡;容易呕吐、作闷、容易倦怠、虚胖;头胀头脑不清、湿重脚肿便溏、关节酸胀。
心经不通:心烦、心惊、心悸、心闷、心痛;气短上气、有压力感、忧郁易怒;口腔溃疡、口干口臭。
小肠经不通:小腹绕脐而痛 ,心翳闷头顶痛;容易腹泻、手脚寒凉;吸收不良、虚肥;肩周炎。
膀胱经不通:恶风怕冷、颈项不舒、腰背肌肉胀痛;腰膝酸软、静脉曲张、尿频尿多;尿黄、前列腺肥大。
肾经不通:手足怕冷、口干舌燥、腰膝酸痛、咽喉炎;月经不调性欲减退;前列腺肥大、足跟痛、尿频、尿少、尿黄。
心包经不通: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心烦健忘、胸翳、闷口干;神经衰弱。
三焦经不通:偏头痛、头晕、耳鸣、上热下寒;手足怕冷、倦怠易怒;皮肤容易过敏;肌肉关节酸痛无力、食欲不振。
胆经不通:口干口苦、偏头痛、容易惊悸;善叹息便溏便秘、皮肤萎黄;消化不良、关节痛、脂肪瘤;痰湿结节积聚。
肝经不通:口干口苦、情志抑郁、胸胁胀痛;眩晕血压不稳、易怒冲动;皮肤萎黄、易倦乏力、前列腺肥大;月经不调、乳房不适、小便黄。
督脉不通:虚寒怕冷、手足不温、疲劳乏力;颈椎痛腰椎痛、痔疮便秘;阴阳失调。
任脉不通:怕热汗多、阴阳失调、月经不调;阳痿性冷淡、消化不良、胸翳气喘。
经脉气血的运行规律——子午流注
说到经络养生不得不提到子午流注理论。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规律;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
子午流注就是中医圣贤以“天人相应”观点发现的脏腑、经脉气血运行、盛衰在十二时辰中的变化规律。中医认为人体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天的十二个时辰,随着时辰的变化,经脉中的气血也随之有盛有衰,而不同的经脉联络着不同的脏腑器官,因而人体脏腑在这十二个时辰里有兴有衰、有作有息。
一日十二个时辰,人体气血的时兴顺序是:寅时(3点至5点)肺经——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辰时(7点至9点)胃经——巳时(9点至11点)脾经——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酉时(17点至19点)脾经——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子时(23点至1点)胆经——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终再注入肺经。首尾相连,如环无端。
《黄帝内经》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只有经络畅通,体内气血的运行才不会受到阻碍,才能够及时地运行到全身,给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营养物质。
疏通经络就意味着气血的运行没有了阻碍,畅通的经络是我们健康的必需条件。那么,疏通经络的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由小编带大家了解下:
疏通经络的七大方法
1、升温
身体内寒湿重时,就如面对一块因冷而冻住的土地,你用按摩和针刺的方法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只有“大地”回暖、冰层融化、土地解冻,河流才会通畅,土地才会松软、透气。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只要身体内寒湿重,身体内所有的管道就会因冷而收缩,身体内的肌肉、组织也会遇冷而板结。这时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对治疗各种疾病效果甚微,而且只能暂时缓解,复发率非常高。遇到这类情况时,就要同时学会为身体升温、排寒湿的技巧,才能让身体内全面化冻,各种管道自然畅通。
2、针灸
对一些穴位进行针灸可以调理相应经脉的气血,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灸方法的作用,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从而达到治疗或防止疾病的目的。在具体针灸方法上,可选择相应的腧穴,采用毫针刺、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点燃艾柱对相应穴位进行灸疗。
这里推荐一款新科技无烟、无火的电子智能艾灸仪,
传承古法隔物灸法!
具备红外线能量波疗、热疗、药物药性、磁疗这4大功效!
用手机就可轻松操控温度与时间,
随时随地多人艾灸,安全可靠。
3、推拿
推拿手法可以有放松软组织的作用,对于缓解紧张和疲劳感有非常好的作用,另外,推拿也可很好地疏通经络,从而调节机体病理状态,则百脉畅通,五脏安和,达到治未病的目我,即“经脉所至,主治所及”。
4、刮痧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皮肤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布的部位,与经络、四肢、五脏、六腑、九窍均有密切的联系。刮痧可以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与针灸、按摩、拔罐等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5、经络运动
通过一些特定运动也可达到疏通经络的作用,比如和畅八式经络运动,此套运动融合中华传统养生功法五禽戏、八段锦之精华,从三十余式功法中凝练八式,集中针对十二经络、带脉、督脉等进行疏通,还可凝神静气畅气机,濡养气血、平衡脏腑。
习练经络运动时建议配合使用和畅经络运动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健身效果。
6、梳头
用手指或木梳从额头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晨起梳头为最佳。人体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对这些穴位进行如同针灸的刺激,可以促进头部血流,疏通经络。
7、穴位敷贴
通过对穴位外敷药膏也能起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如追风壮骨膏,有追风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肩背疼痛,腰酸腿软,筋脉拘挛,经络不通、四肢麻木,关节酸痛,筋骨无力。使用时,用生姜擦净患处,加温软化,贴于患处。温敷可以有助于活血通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