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随着布谷鸟儿的欢快鸣叫,谷雨节气就要到了。此时“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飘飞,牡丹吐蕊,樱桃红艳。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第6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0°,大地已是暮春时节,接下来就要迎接夏天了!
谷雨有“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正需雨水的滋润,所谓“春雨贵如油”。我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意思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此时节我国南方常有摘谷雨茶的习俗,谷雨茶也叫“雨前茶”或“二春茶”。此时的茶树经冬季的休养生息及春雨的滋润,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话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可清火明目、辟邪驱晦。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天气怎样,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泡水喝。
一、谷雨时节气候特征与养生要点
谷雨时节,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华南往往开始明显多雨,而一旦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从秦岭-淮河一线向北,春雨则急剧减少。
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的到来意味着气温回升加快,降雨增多,空气中湿度逐渐加大!因而此时节是风湿、神经痛的易发期。
谷雨时节的养生应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通过人体自身调节使人体内部生理与外界自然环境的相适应,保持人体各脏腑功能的正常;此时养生要注意清除积热,预防湿邪。
另外,谷雨时节正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应当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以顺应阴阳的变化,为安然度过盛夏打下基础!
二、谷雨时节养生方法
谷雨时节,人体心脾之气逐渐旺盛,肝旺气伏,正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此时节的起居、运动、饮食、情志等都应符合节气特点,为安然度夏打好基础。
(一)起居调摄
1、早睡早起多活动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谷雨时节应早睡早起,不可赖床,否则会损伤阳气。另外应多外出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观赏美景,这也是养阳的方法。此外,野外春游不仅能畅达心胸,养性怡情,还能促进新陈代谢,使气血通畅,增强身体素质,使身体与外界达到平衡。
2、适当“春捂”防感冒
谷雨时节时阴时晴,早晚温差大,易感冒,因此应多注意保暖,尤其应注意下身的保暖。一般来说,15℃是春捂的临界点,超过15℃就要减衣,不可再捂,否则易诱发“春火”。早晚添衣,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应注意这点。
3、晨起喝杯水
暮春气候复杂,不过大多数地区都是多风天气,此时人体容易流失水分,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容易诱发、加重感冒与很多慢性病。这个时候,“补水”就显得特别重要。一夜春眠之后,人体内水分消耗较多,晨起喝水不仅可补充因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洗涤已排空的肠胃,还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喝水量以250毫升为宜。
4、外出做好防护
谷雨时节常常是柳絮漫天,空气中的花粉也较多,特别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此时段应少到花粉、柳絮多的地方去也可戴上口罩。如有柳絮入眼,不要用手去揉,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回家后,先把身上的柳絮清理干净,若飞絮落到口鼻或眼睛时,不要用手去揉,要用清水洗脸,或者以纸巾擦拭,以免有残留。花粉季可每天清洗鼻腔两次。在小杯里装上生理盐水,通过鼻子吸入呼出,可彻底清除鼻腔内的花粉。也可用湿毛巾敷在脸上,能起到缓解皮肤红肿的作用。
(二)运动养生
谷雨时节,正值阳春三月,万物生长、蒸蒸日上,田野上、公园里,空气清新怡人,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自身之阳气的好时机,而运动则为养阳最重要的一环!
对于中青年,可以结伴登山、打球、春游,慢跑、游泳,不仅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而且还能扩大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出汗量,使气血通畅,郁滞疏散,祛湿排毒,提高心肺功能,使身体与外界相平衡,增强抵抗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小孩们草地上奔跑、放风筝、呼吸富氧的新鲜空气都是锻炼身体、怡情养性的好方法。
老人们则不宜剧烈运动,可选择一些动作舒缓的锻炼方法,如太极拳、五禽戏、气功等。老人气血多淤积,如果能疏通经络、活动气血就再好不过了,俗话说“经络一通百病消”,这里推荐和畅八式经络运动,此套运动融合中华传统养生功法五禽戏、八段锦之精华,从三十余式功法中凝练八式,集中针对十二经络,可凝神静气畅气机,疏通经脉,濡养气血、平衡脏腑。习练者可根据自身症状、经络状况,除练习整套和畅八式之外再着重练习其中某一式,如老年人常常腰背疼痛,通常是由于随着年岁增大,肾精衰减,肾经、膀胱经不通导致的,这时不妨着重练习第三式——俯身下探式,配合使用和畅经络运动器,会感到小腿腘窝处委中穴有明显的拉伸感。坚持练习半个月,腰背酸痛的症状就会有明显的改善!
(和畅八式第三式俯身下探式)
习练经络运动时建议配合使用和畅经络运动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健身效果。
(三)情志调摄
在精神情志方面,不可情怀忧郁,应心胸开阔,保持恬静的心态,听音乐、看书、钓鱼、春游、太极拳、散步、遇事多跟亲朋交流等,都能减少忧虑、开阔心胸,切忌遇事忧愁焦虑,以防肝火萌动。
(四)饮食调养
1、调养肝气祛“春火”
过了谷雨就意味着春季快过去了,按照中医“春养肝”的观点,此时应抓紧时机调理肝血,食疗要点重在养肝清肝、滋养明目。而在众多的蔬菜之中,最适宜养肝的是菠菜。
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有平肝、补血、润肠、利五脏、通血脉、助消化、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对春季肝气不舒、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和贫血以及并发胃病都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2、食疗侧重袪湿
谷雨后湿邪容易入侵人体,会导致胃口不佳、身体困重、关节肌肉酸等情况,如若已经患有各类关节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也容易在该节气诱发。所以,谷雨养生要注意祛湿,可适当多吃以下食物:白萝卜、藕、冬瓜、荷叶、芡实、陈皮、鲫鱼、海带、竹笋、薏仁、山药、白扁豆、赤豆、豆芽等。
3、补身宜健脾胃
谷雨前后15天及清明的最后3天中,脾处于旺盛时期。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从而使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的状态,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因此这正是补身的大好时机。
推荐的补身膳食有:参蒸鳝段、菊花鳝鱼等,具有祛风湿、舒筋骨、温补气血的功效;草菇豆腐羹、生地鸭蛋汤具有滋阴养胃、降压降脂、抗菌消炎、清热解毒、养血润燥的功效。而且,应适当食用一些补血益气功效的食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体质,还可为安度盛夏打下基础。
4、少吃燥热之物
春季应选择吃些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时令蔬果最好,如荠菜、菠菜、马兰头、香椿、蒲公英、樱桃、琵琶等,这些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清肺化痰、醒脾开胃等作用。
相反,对于酸性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则应少吃,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暮春时节,在适当进食优质蛋白类食物及蔬果之外,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酸梅汤以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诱发疮痈疖肿等疾病。
三、谷雨养生节气灸
谷雨时节人体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气也处于旺盛时期,正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所以此时节的艾灸应首选脾经和胃经上的穴位,如足三里、阴陵泉、公孙穴;另外,谷雨之后一直到整个夏天雨水增多,湿气加重,湿邪困脾,所以还应加上祛湿的穴位,如丰隆、血海。
推荐穴位如下:
足三里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功效】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艾灸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阴陵泉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简易取穴法:用拇指从内踝顺着胫骨内侧往上推,当拇指端被膝关节内下方高骨(胫骨内侧髁)堵住的地方即是。
【功效】艾灸此穴对消化系统病证有较好的治疗和缓解功效,如腹胀、腹痛、不思饮食、呕吐、泄泻或痢疾、黄疸等,非常适合饥不欲食、消化缓慢的脾虚人群。
公孙穴
【定位】在人的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功效】公孙是脾经的络穴,沟通脾胃,艾灸公孙穴具有健脾益胃、消除痞疾、行淤止痛之功,对于一些肠胃不适的症状有较好的治疗和缓解作用;另外对于有痛经的女性朋友,可以多点揉公孙穴,治疗痛经效果好。
丰隆穴
【定位】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一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功效】丰隆是胃经的络穴,联络脾胃,艾灸此穴有助于脾运化水湿,有除痰逐饮、治疗水肿之功;对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也有较好的调理和治疗作用。
血海穴
【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功效】缓解治疗膝关节疼痛、风疹、湿疹、生理不顺、便溏腹泻等。
注意:
1、谷雨时节人与作物一样,是受阴液滋养的重要时节,故灸疗时一方面要注意补益,另一方面要控制艾灸的时间(最好20分钟左右),不能使灸火过旺,以免伤及阴液。
2、灸疗的顺序应采用:从上到下,先背后前,先躯千后四肢。灸后记得别喝凉水,勿食生冷,注意保暖。
针对节气灸这里推荐一款新科技无烟、无火的电子智能艾灸仪,
传承古法隔物灸法!
具备红外线能量波疗、热疗、药物药性、磁疗这4大功效!
用手机就可轻松操控温度与时间,
随时随地多人艾灸,安全可靠。
四、谷雨节气疾病预防
谷雨时节,百花争艳,雨水也增多,天气忽冷忽热,此段时间一定要预防以下疾病的发生:
(一)过敏症
“雨水生百谷”,谷雨前后,百花渐次开放,这时,人们须预防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有过敏史的人要避免与过敏源接触,减少户外活动。
(二)风湿
谷雨时节空气湿度大,有风湿病的患者常常会感到关节不适。以肌肉和关节疼痛为主的风湿病患者应注意适量运动,但切忌运动过度,尤其是不能在运动后出现乏力感觉。如果出现风湿病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临床化验,确诊病情,并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治疗。
(三)感冒
谷雨前后,天气虽以晴暖为主,但仍时冷时热,而且早晚、南北温度差异较大,人们极易感冒。所以谷雨前后,早晚外出要注意添衣,不可马虎大意。
(四)慢性胃炎
谷雨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正处于春夏交替的时节,同时也是胃病的易发期。胃病患者在这个时节尤其需要注意保暖,切忌因为天气回暖贪吃冷食而伤了肠胃。此外,在饮食上,脾胃不好的人还应尽量少吃竹笋、蚕豆等当季蔬菜,可多吃莲子、山药等来养胃。
(五)神经痛
谷雨前后是神经痛的发病期,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等。一旦患上神经痛或旧病复发,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休养,避免用脑过度和思虑交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