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中医药为“抗疫”的胜利付出了汗马功劳。其中,传统的穴位敷贴疗法您应该听说过吧。

去年的2月份,武汉疫情中,不少患者在住院的过程中常有咳嗽、咽痛的症状,当时武汉市第四医院隔离病房内,34岁的中医科医生辜锐鑫查完房,了解了每位患者的状况后,拿出自制的膏贴,依次给患者贴上4个穴位,很好地缓解了这些不适。

"中西医结合治疗,把穴位贴敷给合适的病人用上,不仅能缓解发热咳嗽症状还能避免患者用药过多引起的肝肾功能损伤。辜锐鑫大夫说道。

  1. 什么是穴位敷贴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养生保健治病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根据治疗需要将各种不同的药物制成相应的剂型,贴敷于患处或一定的穴位上,通过药力作用于肌表、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从而发挥调五脏、行气血、和阴阳的作用,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穴位敷贴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湖南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有“蚖……以蓟印其中颠”的记载,意思是把芥子捣成泥,敷贴于百会穴上,使局部皮肤发红,用来治疗毒蛇咬伤。《医宗金鉴》也有记载:采用葱白捣烂加麝香少许敷脐,加以冷热刺激,以治疗小便癃闭点滴难出之证。

  2. 理论依据

穴位贴敷疗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特定的药物吸收以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即可发挥药物、腧穴的双重治疗作用而使疗效倍增,其发挥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有如下两条:

  1. 理同内治

病从外入、由表达里,即有外治以应之,故先取其外。病由内生,形诸于外,由里达表,亦可以外治,非外治者不能治内。内服汤药与穴位敷贴同样的通过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到达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和四肢百骸,发挥其治疗作用。

  1. 药同内治

无论内服汤药和穴位敷贴,所选用的药物均有各自独特的四气五味、作用归经和升降沉浮等属性,通过君、臣、佐、使的相互配伍组合以祛除病邪。

  1. 经络学说

十二皮部与人体经络、脏腑联系密切,无论病从外入,或由内生,都离不开经络之十二皮部。穴位是脏腑精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又是脏腑疾病反应与体表的特定部位。经络学说是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核心。

  1. 穴位敷贴的治疗作用

  1. 消瘀散结

穴位贴敷通过药物对局部的强烈刺激,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之效。

  1. 温经通络

穴位敷贴产生的灼热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效。

  1. 防病保健

通过敷贴药物刺激穴位,可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1. 穴位贴敷的配方与取穴

  1. 根据八纲辨证选药方

贴敷药物与内服药物在选药上有一定区别,但许多外敷药物在临床上内外通用如镇痛、活血、舒筋、清热等。外用药物时药物毒副作用减小,即使由峻猛药物配伍的外用敷药直接造成的副作用也极小。(斑蝥、马钱子)

  1. 根据针灸用穴原则选穴

穴位贴敷的穴位选择与针灸基本一致,也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根据不同的保健需求和病证、穴位的特性,通过辨体、辨病和辨证,合理选取相关穴位,组成处方进行应用。

  1. 局部取穴

根据保健目的或疾病特点,采用保健部位、疾病部位(阿是穴、体表阳性反应点),或者临近的穴位,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选取膝眼,胃痛取中脘、梁门等。

  1. 循经远取

根据中医经络循行线路选取远离病变部位的穴位,亦可按照脏腑辨证选取背俞穴和募穴,如牙痛选取合谷穴,腰痛选取委中穴,支气管哮喘选取肺俞、脾俞、肾俞,胃肠疾患选取胃俞、脾俞等。

  1. 经验选穴

根据临床医生和保健师的经验选取穴位,如吴茱萸贴敷涌泉穴调理小儿流涎;威灵仙贴敷身柱穴调治百日咳等。

 

  1. 常用敷贴方法

  1. 敷法

将生药剂或糊剂,直接敷在穴位上,其范围可略大于穴区,上以塑料薄膜盖之,并以纱布、医用胶布固定。每次敷药的时间宜据具体病症、所用药物而定,一般来说,在所敷药物干燥后予以换敷较宜。

  1. 贴法

用膏药胶布直接贴压于穴区,也包括将丸剂用胶布粘贴于所选处。贴法保持时间较长,可24天换贴一次。

  1. 填法

此法仅用于神阙穴,将药膏或药粉填于脐中,填药量据病症,年龄及药物而定,填药时间隔日或隔二日一次。

  1. 覆法

指用较多量药物的生药剂、糊剂或药饼,覆盖于病灶(包括体表病灶反应区)之上,加盖塑料薄膜,用纱布、胶布固定。覆法用药部位较大,故多用于阿是穴。

  1. 涂法

亦称擦法,将药汁、药膏、药糊等涂擦于穴区。也包括用毛笔或棉签浸湿后略蘸药粉涂敷于穴区。此法用药量少,适于小儿或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的药物敷涂。

  1. 滴法

将药汁根据病情需要温热或置凉后,一滴滴徐徐滴入穴区,以达到治疗目的。此法多用于神阙穴。

  1. 叩法

以特制的药捧,蘸药汁点叩穴区,可反复施行。具有敷贴药物和机械刺激的双重治疗作用。

  1. 离子透入法

即在敷贴药物的同时,加上电极板,通以直流电,使药物离子透入体内,加强敷贴的治疗作用。

  1. 熨敷法

包括二法,一为用治疗药物切粗末炒热布包,乘热外敷穴位;二为在敷贴的同时,予以加热。此法将药物作用和温热作用相结合。

  1. 掺法

指将药物研细,取少量掺在膏药(一般指硬膏药或膏药胶布)上,再贴敷穴位的一种方法。由于膏药或膏药胶布,均系固定药方配制而成,通过掺加药物,有利于辨证施治,提高疗效。

 

  1. 操作及注意事项

  1. 体位选择

应用穴位贴敷进行保健时,应根据所选穴位,采取适当体位,使药物能敷贴稳妥。

  1. 贴敷局部皮肤的准备

贴敷部位(穴位)常规消毒。贴药前,定准穴位后,通常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或用75%乙醇棉球行局部消毒。

  1. 贴敷药物的固定

为了保证药物疗效的发挥,对于所敷之药,无论是糊剂、膏剂或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地固定,以防止药物移动或脱落。

  1. 贴敷时间

贴敷时间多依据选用的药物、体质情况而定,以贴敷者能够耐受为度。对于老年、小儿、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可以适当缩短。贴敷期间出现皮肤过敏,难以耐受的搔痒、疼痛感觉者应该立即终止贴敷。

  1. 注意事项

异常情况及处理:

  1. 三九贴、三伏贴

  1. 三九贴

三九贴是一种中医特色的穴位贴药疗法,也就是在冬季三九天及其前后,选用具有辛散温通的药物研磨成粉末,制作成膏药,在特定穴位上进行贴敷,刺激经络穴位,鼓舞人体的阳气,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九贴主要针对以下几种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

2、儿科疾病:小儿咳嗽、哮喘、厌食、遗尿、易感冒等。

3、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脾胃虚寒型腹泻、胃肠功能紊乱、厌食等。

4、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经、月经不调、寒性或虚寒性妇科疾病等

5、骨伤科疾病:颈肩腰腿痛、肩周炎、膝关节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等。

6、体质虚弱及其他疾病:免疫功能低下、阳虚(四肢冰冷畏寒) 、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

 

  1. 三伏贴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方法,是指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将辛温祛寒的药物敷贴在特定穴位上,用以防治秋冬易于发作的疾病。

《黄帝内经-素问》即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冬病指在冬季容易发作或病情加重的疾病,如关节疼痛、哮喘、气管炎等,阳虚体质的人容易患有冬病。而夏季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也是一年当中自然界阳气最盛的时候,这时候用穴位贴敷法来补充阳气,可纠正阳虚体质,数月后冬天来临时冬病的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可以得到明显减轻。

三伏贴主要适用于以下病证:

1、儿童虚寒体质:容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孩子、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孩子,也适用于平时怕冷、怕风、阳虚为主的孩子。

2、呼吸系统疾病: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慢阻肺等。但必须符合第一条虚寒体质症状。

3、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4、成人疼痛痹症:风湿性关节炎、月子病(受寒引起的腰酸背痛)等。

针对穴位敷贴疗法,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新科技无烟、无火的电子智能艾灸仪!

传承中医隔物灸法!

具备红外线能量波疗、热疗、药物药性、磁疗这4大功效!

用手机就可轻松操控温度与时间。

随时随地多人艾灸,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