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通,百病消。”这是中医传统养生的经典,疏通经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保健养生、治未病!

 


上一节我们了解了手三阴经,今天由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手三阳经及其疏通的方法。

 


手三阳经包括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这三条经脉分布在手臂的外侧,属表,由手走头,所以叫手三阳经。疏通手三阳经对肩颈部的酸疼以及头面部、胃肠道疾病和不适都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下面逐一为大家讲解:

 


一、         手阳明大肠经



(一)     经脉分布


手阳明大肠经分布于食指、上肢外侧前、肩前、颈、颊、鼻旁。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分布于外部。本经首穴是商阳,末穴是迎香,左右各20穴。

 


(二)     经脉循行


手阳明大肠经起始于食指末端(商阳穴),沿食指桡侧缘(二间穴、三间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穴),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穴),沿前臂桡侧(偏历穴、温溜穴、下廉穴、上廉穴、手三里穴),进入肘外侧(曲池穴、肘髎穴),经上臂外铡前边(手五里穴、臂臑穴),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穴、巨骨穴,会秉风穴),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穴),下入缺盆(锁骨上窝),散络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三)     大肠经不通的常见症状


大肠经不通的常见症状有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等。



(四)     大肠经腧穴预防和主治的病症


本经腑穴预防和主治的病证有:


1、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


2、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


3、本经循行部位(肩臂外侧后缘)的疼痛、热肿或寒冷等症。


 (五)     常用腧穴


 


1  曲池


定位: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屈肘,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应用:常用于配合调理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瘾疹、湿疹、瘰疬等病症,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作用。


 


2  商阳


定位:在食指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


应用:主要用于配合调理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等病症调理,有泻热消肿,开窍醒神之功。


 


3  手三里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应用:主要用于配合调理手臂无力、上肢不遂,腹痛,腹泻,齿痛,颊肿等病症,有疏经通络,消肿止痛,清肠利腑的作用。


 


4  合谷


定位:先以右手拇指内侧横纹,对应左手虎口,拇指下压所按之处即是,或着食指拇指并拢,虎口处出现隆起肌肉,状若山丘,往后走为山谷凹陷处,即是此穴。


应用:疏解面齿之风邪,通调头面经络,是治疗热病发热及头面五官各种疾患的要穴。


 


(六)     疏通大肠经的几个有效方法


1  运动调理


这里推荐大家重点习练和畅八式经络运动2次(每次约15分钟),并重复第二式——剑指后仰式3遍,有助于疏通大肠经并提升大肠经的功能状态,尤以上午5:00-7:00(卯时)练习最佳



2  艾灸


大肠经常用艾灸治疗的穴位有:商阳(可治疗咽喉肿痛,齿痛,耳聋、热病,昏迷、手指麻木)、合谷(可治疗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鼻衄,耳聋,痄腮,牙关紧闭,口㖞)、手三里(可治疗肩臂麻痛,上肢不遂;腹痛,腹泻)、曲池(可治疗上肢不遂,手臂肿痛,瘰疬;瘾疹;腹痛,吐泻,月经不调)


 


3  推拿


针对大肠经不通,可在上肢外侧前缘(手阳明大肠经)使用推拿的手法进行调理,可很好的疏通此条经脉。


 


4  刮痧


针对大肠经不通,可顺着大肠经循行的方向在上肢外侧前缘进行刮痧,并着重刮拭大肠经上的一些重点穴位,如温溜、曲池等。


 


二、         手太阳小肠经


 


 


(一)     经脉分布


经脉分布于手小指的尺侧、上肢外侧后缘、肩后及肩胛部、颈部、面颊、目外眦、耳中、目内眦。本经首穴是少泽,末穴是听宫,左右各19穴。


 


(二)     经脉循行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尺侧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后缘,绕行肩胛部,内行从缺盆络心,属小肠,联系胃、咽;上行从缺盆至目外眦、耳,分支从面颊抵鼻,止于目内眦。


 


(三)     小肠经不通的常见症状


小肠经不通的常见症状有:小腹绕脐而痛、心胸闷、头顶痛;容易腹泻、手脚寒凉;吸收不良,虚胖;肩周炎。


 


(四)     小肠经腧穴主治病症


手太阳小肠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颔肿,耳聋,目黄和肩部、上肢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


 


(五)     常用腧穴


 


1)      少泽


定位:小指尺侧指甲角旁0.1寸。


应用:常用于配合调理乳腺炎、乳汁分泌不足、神经性头痛、中风昏迷、精神分裂症等病症,具有清热利咽、醒脑开窍的功效。


 


2)      后溪


定位: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应用:常用于配合调理急性腰扭伤、落枕、耳聋、精神分裂症、癔病、角膜炎等病症,有强化督脉阳气的作用。


 


3)      养老


定位:以手掌面向胸,尺骨茎突桡侧骨缝凹陷中。


应用:常用于配合调理视力减退、眼球冲血、半身不遂、急性腰扭伤、落枕等病症,有充养阳气的作用。


 


4)      肩贞


定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肩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应用:常用于配合调理上肢瘫痪、肩关节周围炎、淋巴结节等病症,有散化小肠之热的功效。


 


5)      天宗


定位:在肩胛部,大致在肩胛骨的正中,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应用:常用于配合调理肩胛酸痛、肩周炎、乳腺炎、乳腺增生等病症,有舒筋活络, 理气消肿的功效。


 


(六)     疏通小肠经的几个有效方法


1  运动调理


这里推荐大家每天习练全套经络运动2次(每次约15分钟),并重复第四式——左右扭转式3遍,这样更加有助于疏通小肠经并提高小肠经的功能状态。


 


 


 


 


 

2  艾灸


小肠经艾灸的重要穴位有:后溪(可治疗后背督脉上的病,如腰锥尖盘突出,腰痛,还可治落枕,肩痛)、养老(可治疗老眼昏花,耳聋,耳鸣,高血压)、天宗(可防治女性的乳腺问题,以及肩痛,心血管,肺部疾病)等。


 


3  推拿


针对小肠经不通的情况,可沿着上肢外侧的后缘(手太阳小肠经)使用推拿手法进行调理,可很好的疏通此经络。


 


4  刮痧


针对小肠经不通,可顺着上肢外侧的后缘使用刮痧板进行刮痧调理,并着重刮拭小肠经上的一些重点穴位,如后溪、养老、天宗等。


 


三、         手少阳三焦经


 


(一)     经脉分布


该经脉分布于上肢外侧中间、肩颈和头面。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大体分布于经脉的外部。本经首穴是关冲,末穴是丝竹空,左右各23穴。


 


(二)     经脉循行


本经自无名指尺侧端(关冲)起始,上出于四、五两指之间,沿手背行至腕部(阳池),向上行经尺、桡两骨之间,通过肘尖部,沿着上臂后边,到肩部,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从足少阳胆经后面,前行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在膻中(两乳之间),脉气散布联络心包,向下贯穿膈肌,统属于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膻中部位分出,向上浅出于锁骨上窝,经颈至耳后,上行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到达面颊,直至眼眶下部。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耳后(翳风)进入耳中。出行至耳前,经过客主人前边,在面颊部与前条支脉相交,到达外眼角(丝竹空、瞳子髎),脉气由此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三)     三焦经不通的常见症状


三焦经不通的常见症状有:偏头痛,头晕耳鸣,上热下寒;手足怕冷倦怠易怒;皮肤容易过敏;肌肉关节酸痛无力食欲不振;上肢无力麻木,面色白,呼吸浅,尿少,精神与身体倦怠,忧郁,肌肉松驰无力,听力障碍等。


 


(四)     三焦经腧穴主治病症


本经主治“气”方面所发生的病症,本经腧穴主治侧头、耳、目、咽喉、胸胁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五)     三焦经常用腧穴


 


1)      关冲


定位:在手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处。


应用:常用于配合调理昏厥、热病、头痛、目赤痛、咽喉肿痛等病症,有散热生气的作用。


 


2)      中渚


定位:在手背,第45掌骨间,第4掌指关节近端凹陷中。


应用:常用于配合调理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舌强等头面五官病证;热病,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等病症,有清热通络,开窍益聪的作用。


 


3)      外关


定位:位于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穴相对。


应用:常用于调理偏头痛、高热、神经性耳聋、肋间神经痛、落枕、急性腰扭伤等病症,此穴有清热解毒、解痉止痛、通经活络的作用。


 


4)      支沟


定位: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3寸。


应用:主要用于调理胸胁痛、心绞痛、肘臂痛、呕吐、耳鸣等病症,具有通利三焦、通腑降逆、疏肝理气、活血止痛、养阴生津的功效。


 


(六)     疏通三焦经的几个有效方法


1  运动调理


这里推荐大家每天习练全套经络运动2次(每次约15分钟),并重复第四式——左右扭转式3遍,这样有助于疏通三焦经、心包经、小肠经并提高这些经脉的功能状态。


 


2  艾灸


三焦经艾灸的重要穴位有:阳池(可激发人体阳气,对身体虚寒怕冷有缓解作用),支沟(治疗肋间神经痛,气郁不舒等症状),外关(调理偏头痛、高热、神经性耳聋、肋间神经痛、落枕、急性腰扭伤等病症)。


 


3  推拿


针对三焦经不通的情况,可沿上肢外侧中间、肩颈三焦经循行的部位使用推拿手法进行调理,可很好的疏通此经。


 


4  刮痧


针对三焦经不通,可顺着上肢外侧中间、肩颈三焦经循行的部位使用刮痧板进行刮痧调理,注意控制力度,并着重刮拭三焦经上的一些重点穴位,如中渚、阳池、支沟、外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