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人活“一口气”;内养“一口气”。 有这一口气在,才有战斗力。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这口气的底蕴,底蕴丰厚,气宇轩昂,中气十足,不可冒犯。底蕴稀薄,萎靡不振,畏畏缩缩,别说是气场,连立场都没有。
这一口气到底是啥?就是元气!诺,就是那个武侠小说经常说的,谁谁大战后伤了元气,又或者,谁谁大病久病损耗,萎靡不振,虚弱不堪,就是我们俗称的“元气大伤”。
元气是个啥?
中国综合性词典《词海》,这样介绍元气:“元气,亦称‘原气’,指人体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
元气是一个中医术语,《黄帝内经》开篇即讲“上古天真”,天真即老天赋于事物的天然性质或本来面目。中医将元气视作人的先天之本,元气储藏在肾里,又称“肾气”。 但元气并非完全取决于先天遗传因素,还依赖于人出生后所摄入的营养物质的培育,也就是由脾胃产生的后天之气的养育。也就是指人在正常情况下,全身机体及各脏器功能健康状态的、综合性的生理指标。元气也可以说是人体生命力的综合指标。
元气是生命之本,决定着生命的全部。元气不足,就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和免疫力去战胜过疾病,就易生病,元气耗尽,人就会死亡。随着人的衰老,元气逐渐缺失,人体需要补充元气,从而实现强身健体、未病先防、益寿延年。
元气与肾、脾二脏的关系最为密切,“元气大伤”则突出表现为肾气、脾气的虚衰。
元气不足啥样?
智力下降,精力不足:伤元气的人记忆力、专注力和思维能力都会下降;
头发不再乌黑光亮:元气(肾气)不足的人头发也会枯黄、稀疏、没有光泽;
眼睛浑浊:元气不足的人眼睛往往很浑浊,像喝醉酒一样游离而没有定力;
无精打采,疲乏无力: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
气喘和呼吸短促:面色苍白、呼吸短促虚弱、喘,或者不愿意说话,语声比较低微;
食欲不振,脏器功能下降;当身体元气不足的时候,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就会出现损伤,胃肠道最明显,还会表现为脱肛、早泄、阳痿、经少经闭、崩漏等问题。
养出元气,养出气场
如何有效培补元气,从而提高免疫力,提升精力呢?如何远离“元气大伤”,化身“元气满满”,身健气足、活力飞扬?做好以下几点,就能“戎马一生”,归来恰似少年时!
穴位按摩养出元气:经常按摩“关元穴”:人身上有个“强肾穴”,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穴位, 关元穴位于人体肚脐下三寸处,经常按揉和震颤关元穴,能实现培补元气、强壮身体,配合足三里和气海,事半功倍。
补益之品吃出元气:适当进补一些中药材是快速补充元气的好方法。人参、枸杞子、灵芝、黄精、肉桂、覆盆子、芡实、何首乌、桑葚、山药、核桃等等都可以补充元气,具体应该选择哪个,还得请专业的中医大夫进行辩证诊断后对症下药。
子午之觉睡出元气:一定不要熬夜,每天晚上10:30之前务必进入睡眠状态,经常脑力、体力劳动太过,过度的夜生活及性生活易损耗肾中元气,睡眠是给每个器官最好的休息修复的机会。睡觉时远离手机辐射,保持情绪平和、远离坏情绪。尽量创造条件中午小憩半个小时。
此外,不在疲劳时喝咖啡、抽烟,服药期间一定要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