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来说,一个工作日的24小时中,工作应占1/3,其他16小时由生活和睡眠平分。而事实上,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帕金森所言,工作在不断膨胀,直到挤占所有可用时间。
现代社会就像高速运转的机器,我们每个人都是上面的一个零件,不由自主地被驱动着,疲于奔命。“为什么我的时间总不够用”成为当下很多人困扰的问题。同时,“没有时间”成了最常听到的口头禅。工作似乎永远处理不完,每天加班成为常态,没有时间享受生活,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现状,人们努力干活,想将一天24小时变成72小时来过,但结果却发现,忙碌的“惯性”越来越大,而幸福感却越来越低。
一味地和时间“赛跑”的现代生活方式让人无暇顾及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就拿读书来说,过去,一本好书能让人品味许久,如今愿意沉下心来、细细读书的人太少了,即使阅读,也停留在碎片化、海量化的网络信息中。与此同时,人们的欲望却在与日俱增,表现在对名牌、奢侈品的盲目追求,而这些物质满足带来的快乐十分短暂。人们在不停地追求,却慢慢忘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想要提升幸福感,人们要从求快的生活惯性中跳出来。快也有快的价值,只要在生活中把握“快、慢、深、浅”这四个字的平衡,把生活谱成一首有快有慢、有深有浅的“交响乐”,幸福就会不约而至。
快:让工作高效而不慌
交响乐的快速乐章部分铿锵有力,节奏感强,我们处理工作时也应如此高效,不慌不乱。很多人之所以被工作“绑架”,主要原因在于畏惧挑战、习惯拖延。其实,很多事只要行动起来就会发现并没那么困难。
工作方法也很重要,建议大家每天工作前最好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列个清单,完成一个划掉一个,不仅目的明确,而且利于压力的有序释放。工作还讲究劳逸结合,最好连续工作40~50分钟就起身休息10分钟,喝口水、眺望远方都是不错的放松方法。
英国利兹大学社会学教授齐格蒙特·鲍曼说,如今的社会是“液态的”,没有什么东西一成不变,一切都处在不确定中,因此原定计划常被打乱,这就要求大家尽量计划周到,做好备案,一旦遇到突发状况也不会措手不及。此外,生活也要讲究效率,避免为无关紧要的小事浪费精力,养成当机立断的习惯。
慢:“过日子”不是“赶日子”
我国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曾说:“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
享受生活的关键在于“慢”,只有慢下来才能充分享受当下,“过日子”而不是“赶日子”。虽然,生活中很多人知道这点,但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
让自己慢下来,可以每天抽点时间“面壁”。在私人空间里,静静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让心中不同的自我对话和辩论。这样才能忠于自己,不做随波逐流、高速旋转的“陀螺”。私人空间也可以是让人享受的咖啡厅、健身房,只要关注自身感受,觉察一呼一吸,达到冥想状态即可。生活中想要慢下来,不妨在阳光下小睡片刻;漫无方向地散步,走到哪儿算哪儿;或在公园中找把长椅,静静坐下来,只是看看他人在做什么,内心不评判……
深:学会高质量休息
很多人都觉得,休息时间过得太快,还没歇过就又要忙了。社会学中有“时间悖论”的说法,即人们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虽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但主观上却认为休闲时间在减少,或不够用。究其原因在于,“被动式休闲”过多,看电视、刷朋友圈等都属此类,这些娱乐活动用的都是碎片时间,且往往同时进行,大脑专注力、思维力达不到较深程度,因此休息效果有限,也留不下什么印象。
希腊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曾提出,人们全身心投入地去做一件事,心无旁骛,甚至忘记自己的存在和时间的流逝,会进入“心流”状态,收获很大的满足。写作、绘画等创造性活动能帮人们享受心流的深度休闲。因此,学会高质量的休息,还是要静下心来多和自己相处。去公园观察树木的成长、鸟类的活动,记录下来;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记录真情实感,回味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报个素描班,感受笔尖流淌的意蕴。这些深度活动都能赋予休息更多意义。
浅:推掉不必要的人际关系
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任何事都深度地去做。因此,要学会取舍、给人生做减法。
人际关系最要有所取舍。他说:“你的手机通讯录里有多少人能与你深聊,能在你需要时给予抚慰、施以援手?社交最耗费心神,总去应付不情愿的应酬让人身心俱疲。”君子之交淡如水,不太重要的人际关系不妨浅尝辄止,需要时彼此帮个小忙,保持一定联系即可。把省下的时间用在与至亲、挚友的相处上更能收获幸福。
“浅生活”还指简单地做人做事,非原则性的事、不太深的关系,没必要过分纠结,大智若愚才能收获内心的放松和安宁。